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商会调解的“安徽模式”

时间:2017-12-08 浏览:4438

在合肥滨湖的商会大厦里,有一个堪称企业的“和事佬”,它就是安徽省商会调解中心。这个中心先后被全国工商联确立为全国商会调解示范单位,被安徽省高院指定为全省诉调对接工作责任单位,被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指导单位。而该中心是由民建省工商联支部倡议和推动下,由省工商联设立的公益性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


调解中心成立伊始,就主动和省劳动仲裁院对接,主动争取省仲裁研究会的领导,并紧紧依靠铜陵仲裁委员会、淮南仲裁委员会、六安仲裁委员会,开展裁调衔接的实践;在裁调对接取得阶段性成果后,2016年派员进驻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诉调对接试点工作。


调解中心发挥会员的法律专业优势,为经济界人士提供防范经济风险、依法经营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对纠纷的专业法律分析和处理方式建议,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争议解决机制,理性处理纠纷,通过咨询将当事人纠纷引入商会调解、商会仲裁、商会法律服务支持这一高效服务框架之内,达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目的。

中心还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已经调处的案例,帮助企业分析纠纷成因、利弊得失,规范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合同起草、签订、履行工作,为企业提供调解延伸服务。


为帮助企业家学习和运用法律,依法维权,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民建会员还依托调解中心,先后在合肥、六安、望江、怀宁、芜湖、霍邱、当涂等地的讲座上讲授

《风险时代的企业家保护》、《商会维权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寒潮下的债权保护》、《劳动用工的法律思考》等专题,数千名企业家受益,其讲课课件也在企业家中广为传播,也让更多的企业、协会了解调解工作,成为调解工作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商会调解中心成立四年来,纠纷处置2133件,总标的额251亿元,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毛学农

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